伴奏
原唱
第172首主寻亡羊There Were Ninety and Nine 克雷芬(Elizabeth.Clephane.1830,6,18-1869,2,19)作词 ,桑基(Ira D.Sankey,1840-1908)作曲 一百只羊有九十九,在主栏中安眠, 但有一只远离金门,迷失山野之间; 独自荒山空谷徘徊,远离良牧照顾慈怀。 此间主有九十九只,难道还嫌不够 良牧回答那只迷羊,本来是我所有。 路径虽然高低不平,旷野虽远我必去寻。 得救之羊从未知道,途中山高水深, 不知长夜何等黑暗,寻羊何等艰辛。 旷野之中救主遥闻,迷羊失望垂死哀鸣。 请问山径沿途血迹,到底从何而来 主说牧人必须流血,迷羊才能救回。 问主双手因何伤裂主说此伤荆棘所刺。 远从迅雷轰破之山,穿过悬崖绝壁, 牧人呼声直达天门,乐哉亡羊寻得! 围绕宝座天使和唱,乐哉主已寻得亡羊! 这是一首基督教界最受欢迎的圣诗之一。 词作者克雷芬在英国爱丁堡的农村长大。她从小爱主爱人,在本地贫穷人中常助人为乐,很讨人喜欢,大家称她为“和暖的春光”。她想象力丰富,为人温柔大方,她的妹妹也与她很同心。但家中有一个最令人忧虑人,那就是她的哥哥安得烈。他游手好闲,终日无所事事,常与一班坏人为友,喝酒胡混。虽然父亲尽力规劝,也无济于事。后来他索性到加拿大流浪,照样与坏人为伴,喝酒赌博。克雷芬天天为哥哥祷告,时刻惦念着他。 在一个严寒的冬晚,安得烈喝醉了酒,摇摇晃晃地在路上行走,不幸跌倒,再也没有爬起来。他在寒冷的风雪中躺了一夜。第二天被人发现抬到医院,终因病情严重,不多时便死去了。 不幸的消息传到英格兰,使年仅十几岁的克雷芬受到沉重的打击。她立刻进入自己的房间,流泪伤心地向主祷告。她在祷告中问主是不是在安得烈离世的那一刻产生了悔意?她说:“主啊!是的,你已经有九十九只了,但你的恩典不是也够这一只吗?难道你的圈中有九十九只就满足了吗?”经过长时间的祷告,她觉得平时的祷告已蒙主应允,她的哥哥在临死前一刻已经悔改。于是她的心里得到了平安。她把这一次的感受写下来:“一百只羊,有九十九,在主羊圈安眠,但有一只远离金门,迷路群山之间。……”写完之后因为不好意思给别人看,就一直封存在抽屉里。 一八六九年,她因病离世,年仅39岁。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这首诗,就把它发表在一家日报上。那天正好布道家慕迪和桑基准备前往英格兰。他们在火车上看报时发现了这首诗,很受感动,就剪下来夹在日记本里。在一次聚会时,慕迪找不到合适的诗歌,桑基立刻想起这首诗来,因为讲道的内容就是好牧人,但这首诗还没有配上曲子。圣灵在桑基心中催促说:“只管唱。”桑基走向钢琴,弹出了和声,就开始唱了。优美动听的旋律随着琴声一个个字唱出来,谁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,英格兰的大复兴就这样开始了。他唱完以后,慕迪走过来拉着他的手问道:“桑基,你从哪里找来这么好的诗歌,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啊。”他回答说:“这就是那天在火车上我们看过的那首呀!” 诗歌从此不胫而走,在梅尔罗斯这个地方唱完后,有二位姊妹来找桑基,告诉他这首诗的作者是她们已故的大姐伊利沙白克雷芬所作。此诗原本只是一时寄托情感的小品,配上曲调后成了基督教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名歌之一。 据说这是桑基惟一的一首即兴创作的歌曲。 有关这首诗歌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,现举两个例子: 英国有一位与桑基和慕迪同工的喀拉馨夫人,因为要去欧州大陆旅行,临行时购买了一批简装的《圣诗和独唱》,以备在路上和欧洲分发。到了巴黎的宾馆,她就将几本放在阅览室。当晚,有一位也是从英国来的青年,到阅览室找报纸看,无意中发现这本诗歌,一看是桑基编的,觉得很熟悉,因他有一个姐姐也是一位热心的基督徒,参加过慕迪和桑基的布道团。她时常教他唱诗,并劝他去听道,但都感动不了他。他因为好奇,就把诗歌本翻开,立时见到: “但有一只远离金门,迷路群山之间。” 他马上想到:“要是姐姐看见这两句歌词,一定会说是指我的了。”他自言自语地说出对福音的厌恶,就把书撇到一边,独自看戏去了。但在戏院里他的心里得不到平安,似乎听见有人在他耳边喊着:“但有一只远离金门,迷路群山之间。”他怅然离开戏院,返回旅馆蒙头睡觉,想把刚才的事忘掉。谁知第二天刚醒过来,那句话又回到他的脑子,使他坐立不安,最后没有办法,他只好回到阅览室看看那句歌词的后面是怎么说的。由于不知诗歌的首句,他翻了半天才找到,一看前两句是:“一百只羊,有九十九,在主栏中安眠。”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:“啊!那无疑是我的姐姐,她在羊圈里安眠,而我呢?岂不就是迷路群山的一只羊吗?” 他终于幡然悔悟,不再作迷途的羊。当她姐姐来看他时,他欣然拿出这首诗歌来,告诉姐姐:“是这首诗歌引他回到羊圈,”“乐哉!主已寻回亡羊。” 还有一个美好的见证:1875年慕迪与桑基从英国回到美国,在故乡的老教堂里聚会,前来听道的真是人山人海,连门前的空地都站满了人,慕迪就只好在院子里讲道。门口仅有一个小地方放了一架风琴,由桑基领唱诗歌。会众唱了几首诗后,慕迪说“让我们同唱《主寻亡羊》吧!在教堂前面的小河对岸,有一位老军人正坐在走廊的藤椅上。他不肯前来听道,看到全家的人都去听道,他很生气。但一听到这首《主寻亡羊》的诗歌时,他受感动了,心里十分难过。几天之后他请人为他祷告,结果他得到了救恩,主改变了他的人生,他把余下的光阴献与主用,还参加了慕迪的布道团,热心服务。 几年以后,这个教堂举行了新堂奠基典礼,慕迪请桑基站在房角石上再一次唱起这首《主寻亡羊》,希望教堂的兴建能引领更多的亡羊归回。这时,住在对面的那位老弟兄已经卧床不起,但听说要唱这首诗歌,便连忙叫他的家人打开窗户,能让他再一次能听见这首引他归回羊圈的名曲,听着,听着,他就安然回到大牧人的怀抱中去了。 “你们中间,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,不把九十九只撇在旷野,去找那只失去的羊,直到找着呢?”(路15:4) 克雷芬曾至少创作过8首赞美诗,其中最著名的是本诗和396首《在主十架下》。 曲作者桑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,自幼参加教会活动。17岁时,他的父亲说:“我看这孩子将来除了每天在腋下夹着一本赞美诗到处歌唱之外,不会找别的工作。”的确,他经常在教会的主日学中教唱赞美诗,后来果然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福音圣诗歌唱家。他曾担任宾夕法尼亚州青年会的总干事。为建造青年会会址,他募集了4万美元。后来他与慕迪(Moody)同工,在布道会上教唱福音诗歌,也曾编辑并创作过许多首赞美诗。他曾经将他的作品编辑好,准备出版,但一次失火将他的原稿烧毁。1906年他眼睛失明后,还出版了一本《我的生平及福音赞美诗的故事》。在书中说:“我不是一个音乐家,也不是一个歌唱家,我从来没有学过声乐,也没有受过艺术教育,但我对所唱诗歌的每一句和每一字都深有体验。我每唱一首诗都必须把它唱到每一个听众的心里。。我常感到好的旋律易找,但好的歌词却不易找。” 桑基一生创作了几十首福音赞美诗,其中三十首至今仍在教会的聚会中传唱。
172.主寻亡羊
发布时间: 浏览: 次 编辑:福三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