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恶之争在中国
"在天上就有了争战。"(启12:7*)基督与撒但的争战在天上开始,在全世界展开,也在中国进行。怀爱伦在《历代愿望》13,16页说:"在犹太国以外,有人预言将有一位神圣的教师出现,这些人既追求真理,就有预言的恩赐(Spirit of Inspiration 或译为"默示之灵")分给他们;此类教师相继兴起,如同明星闪现在黑暗的天空;他们的预言在千万外邦人心中燃起了希望;......在异邦,基督也曾用这等人将沉在罪恶深渊之中的人提升起来。"
怀爱伦写这些话,能提出历史事实为根据吗?她凭什么写这些话?可以断言,是圣灵感动她写的,而且她说:"灵感之来,是不说明理由的。"《历代愿望》493页
有些人终身致力于破坏怀爱伦的名誉,污蔑她剽窃了别人的著作。现在请问,她以上言论是从哪里剽窃来的?在她写的著作中,有众多与以上所引之文类似的论断,是其它作家不敢写的。我们现在只注意到这一段话。
本人不谙通外国古文,但对本国的古书,多少读过一二,深信其中有些是上帝感动古代贤明的哲士写的,足以左证怀爱伦以上的言论。在《上帝与中国古人》中,作者王敬之引证我国经典片段,预指"圣人"的出现,以及"道"与"王者"的到来。孟子甚至预言将有"王者"在孔子五百年之后出现。届时,耶稣果然降生了!
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,也不敢说三皇五帝是圣人。《列子·仲尼》记商太宰向孔子连问三次谁是圣人,未得肯定答复后,再问:"然则孰者为圣?""孔子动容有闲曰:'西方之人有圣者焉,不治而不乱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。荡荡乎民无能名。丘疑其为圣,弗知真为圣欤?'""孔子动容有闲"是《论语》和《列子》绝无仅有,专形容孔子讲话时之神态的文字,表明夫子对商太宰之问,非常重视,认真对待。
有人说,"西方之人"就是释加牟尼,其实,他出身南方印度。中国的西方,实为犹太国,即耶稣诞生并牺牲之地。况且佛并非圣人。
如此,孔孟二人符合怀爱伦所说:"犹太国以外有人预言将有一位神圣教师出现"的那句话,表明怀氏没有瞎说!
我们不明孔夫子何从得知圣人出自西方。怀氏既说有"默示之灵"分给外邦追求真理的人,她所指的可能就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圣灵,感动孔子讲出那句话。《历代愿望》570页还说:有些外邦人"虽然不知晓上帝的明文律法,却听见上帝在大自然中向他们讲话,而且照律法的要求行事。他们的行为证明,圣灵已经感动他们的心,他们也就被承认为上帝的儿女。"
西方教徒,常把中国看为全笼罩在黑暗之中的想法,有更正的必要。上帝不偏待人。基督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之人的真光。"多给谁,就向谁多取;多托谁,就向谁多要。"(路12:48*)教徒既享有更多亮光,就要受到更严格的审判。
我们下面进一步研究孔子如何蒙上天的引导,有自知之明。《论语·子罕第九》说孔子有一次被困在匡国,对门生说:"文王去世之后,那些重要的文献不是在我这里吗?如果皇天要让这些文献丧失,我这必朽之人,也就得不到这些文献了。天若不容许这些文献失传,匡人对我又能怎么样呢?"(文言译成白话)
孔夫子也肯定:善待恶人,是至上美德。《孔子集语》记录子弟议论:"子路曰:'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不善之。'子贡曰:'人善我,我亦善之,人不善我,我则引之。'彦回曰:'人善我,我亦善之,人不善我,我亦善之。'三子所持各异,问于夫子。夫子曰:'由之所言,蛮狛之言也;赐之所言,朋友之言也;回之所言,亲属之言也。'诗曰:'人之无良,我以为兄。'"
孔子如此高举仁义道德,吸引爱慕良善者三千子弟来求学。上述子弟三名,常作议论。
孔子像耶稣一样,不为君王所欣赏。有一个君王问他关于战争的事,他却无言以答。
孟子一次见梁惠王,"王曰:'叟不远千里而来,有利于吾国乎?'子曰:'何必曰利,亦有仁义而已矣。'"孟子是儒家最后一个坚持高尚道德品行者。随后兴起焚书坑儒的暴君秦始皇。怀氏说得对:"主所用的人竟被世人藐视,恨恶,其中有些甚至惨遭杀害。"《历代愿望》16页
第三名智者老子在孔子以前。他生死的年代不明。无人知道他来自何方,生平如何。他只留下五千言的《道德经》。他所论的"道",被中文《圣书》译者采用为希腊文LOGOS的译文。中文《约翰福音》的首句为:"太初有道,道与上帝同在,道就是上帝。"老子对"道"的定义,与《圣书》的定义大致相同,但未说明道是上帝的儿子。
《道德经》一开篇就说:"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"下文说:"视之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;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;其上不明,其下不昧。......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"
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,把众多经典焚烧灰烬。孔子编的古书全被焚毁,只留一本记述先王遵守七日周期的《易经》。好在有幸免残害者。安息日传统如何中断,中国人民如何丧失对造物主的认识,不得而知。遗留下来的,只是孔子对"复"卦的几句注释。此后,基督与撒但在中国的战斗,呈现于安息日之被破坏与恢复的历史。
第一回合发生在七世纪。近东地带的涅斯托利乌斯(Nestorius)主教,因反对叛教分子称童女马利亚为"上帝之母"(Mother of God),被当年占会众多数的主教撤职之后,其门人向东推移,进入中国,由唐朝皇帝接待,安排他们翻译圣书的宫殿,于是安息日的真理,得以在中国传开,可惜约百年后,竟被入侵的佛教徒所扑灭。现在只有西安市碑林里的景教碑保留着景教的历史。
安息日第二次在中国的恢复,于1844年洪秀全的历史相关。此一中国青年研读了英国传教士翻译的《圣书》,决心照其教训砸毁各庙宇里的偶像。他信圣书所启示上帝的真理,发起"拜上帝教",回到中国祖先所敬奉的上帝。他也开始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。信徒人数增多后,组织起来捣毁各地庙宇的偶像,成立"太平天国"。十年内,洪秀全征服半个中国,教导百姓拜上帝,守安息日,派人在圣日到来时上街敲锣醒众。
外国宣教士应该为之高兴,因他们来华传教的努力有了结果。不!他们反对洪传的安息日,说他是个不懂道理,暴发的异端分子。
洪秀全建都南京不久之后,英国政府派来特使,询问这新政权的外交政策。洪秀全老实地声明,太平天国的外交,与各国讲平等互利。英国人闻之大为不满。因他们打赢鸦片战争后,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,保证英国商贾和传教士享有治外法权,可任意深入我国内地,享受政府保护。如今这个新兴国王洪秀全,不知天高地厚,必不按满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办事。
英帝国主义以保护其殖民主义既得利益为主;劝中国人信教在其次。故英国政府决定支持满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。他们派出戈登(Gordon)将军,先在上海训练"洋枪队"。其新式武器远优胜于中国的土枪。戈登随即率领洋枪队进军南京,去支持围攻太平天国首都的满清部队。洪秀全的太平军终于被击溃,残杀,驱散了。
如此载入史册的,是一个"基督教"国家,派遣大名鼎鼎的"基督将军"来摧毁新兴的基督教国家。他听命于其殖民者主子,来屠杀中国基督徒,贯彻英帝国主义的政策。他得意地领受了满清政府颁发的勋章,也获得英国政府的嘉奖。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,这三度守过安息日,并三次被邪教迷惑的中国人民,又把圣书真理忘掉了。
洪秀全失败,主要因他想用武力建立上帝的国;耶稣说:"我的国不属这世界。"(约18:37*)
现今,经过再次努力,在中国的上帝的百姓又恢复了安息日的遵守。外国宣教士虽全数撤离中国,但所撒的福音种子,已发芽结实。各地城镇农村,有成千上万的安息日信徒遵守上帝的诫命,并有众多福音工作者在热心布道。
如此,基督与撒但在中国的善恶斗争,将继续演进,直到基督的最后胜利!